021-34679378
凯发app平台
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337号维璟中心G座19楼DEF1室
y999@188.com
来源:魔都财观
这是来自我们一位粉丝的留言,是不是也是大家当下最关心的问题。
6月份PPI同比下降5.4%,环比下降0.8%;CPI同比持平,环比下降0.2%。青年群体失业率20.8%再创新高。
看到6月份的数据,大家是不是更着急了。
为什么应该有的政策还不来?
我们在5月份的文章《上海楼市的问题,这次全清楚了》里,为大家分析了市场情况。
在6月份的文章《上海楼市的谣言,越来越刺激了》里,为大家解读了中国经济时报的喊话意图。
其实都有贯穿我们对于上海大规模出政策的看法。
有一个维度没有提到,就是上海何时会出政策。
今天,我们要讲的可能不是大家喜欢听的。
观点就是上海不会出政策了。
靴子就是不落地。
平均每月跌幅近20%。
2023年6月,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为12314套。
在所有人的期待中跌破了“生死线”。
所有人都是伸长脖子等政策,但是政策的靴子就是不落地。
上海二手房成交(套)
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二手房的供应端。
实际上过去一年的时间里,二手挂牌量不断增多。
房东越来越感觉房子难卖了。
在4-5月最难卖的那段时间,一度,各种花式卖房的方法又重出江湖。
上海二手房挂牌量(万套)
市场越来越凉,反而卖房人对于市场政策出台的预期就越强。
6月开始,房东开始反向操作,挂牌量逐渐减少。
形成了二手房供应、成交双减少的局面。
不仅挂牌少了,价格的溢价空间也减少了。
索性等政策出了再卖房。
除了不买房,“不消费”的情况也没有明显改善。
就拿五一假期出游情况来看。
大家的直观感受是不是五一哪里都是人,
但是实际的五一消费情况是:
人均消费只有2019年的90%,日均消费只有2019年的70%。
主打一个穷开心~
2023年五一假期人均出游消费支出(元)
经济、生活的全面“滑坡”,使得大家对于调控政策的期待值拉满。
上海是华东的核心,是全国的经济风向标。
上海的政策考量不仅仅为了自己。
1、市场
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,上海的市场底部。
目前看观点维持不变,上海的市场还没有触及底部,是安全的。
6月,上海新房成交9019套,是上半年成交第二高的月份,仅次于3月份。
如果加上二手房,一个月2万多套成交量,谁能说上海楼市不行了?
我们回看历史成交水平。
今年上半年新房月均成交7679套,毫不夸张的说,上海新房市场仍在高位运行。
在大家抢不到房子的2020年,新房的月均成交也只有6539套。
所以,对政府而言上海的市场远没有到危险的程度。
更没有影响到卖地。
如果是你,有动力出政策吗?
2、利空
上海周边城市其实比上海日子难过。
尤其环沪城市现在跌的比较惨。
我们不少粉丝都遇到这样的问题,现在手上环沪的房子亏本持有,卖也不好卖。
甚至合肥、苏北城市的粉丝也都苦不堪言。
现在二三线以下城市政策放开的力度比较大,毕竟底裤都脱了,但是效果不明显。
大家希望领头羊能够有表率,拉起市场信心。
但是上海这个时候要是放开限购、限贷等政策,无异于利空周边的城市,大家都往上海挤。
上海没有政策反而是让周边城市喘口气,不然si的更快。
3、质量
上海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优化人口质量。
④ 在沪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,在五大新城、南北地区、重点转型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,可以直接落户。
还有,2022年上海通过直接落户政策引进留学人员超过3万人。去年6月以来引进世界前100名知名院校留学人才近7000人。
上海的人口质量是肉眼可见的在提高。
实际上,这些年上海始终站边增量。
对于名校应届生落户大门大开。
核心在于这类人群的旺盛购买力。
房票转化房子的周期短。
4、影响
在上海的迫切期待调控放松。
限购、限贷、首付比例、普宅修改、新城购房门槛降低等。
一旦这些政策落地,上海存量的释放量会非常大。
当有机会换仓核心城市的时候,大家更会急于抛掉原来城市的资产。
这种集中性抛售,也不利于这些地方的楼市稳定。
近期已经有两方面政策落地。
一是:
7月10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“关于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”。
大家别看各种媒体都在讲这是重磅政策延长。
在我看来,和多数人没有直接关系。
他是定向房地产开发企业的,继续延期只能说明企业暴雷的事情还没解决。
什么时候,这个不需要延续了,那就是恢复正常了。
这个政策到头反而是利好。
二是:
6月20日,降息,下降10个基点。
怎么说呢,降息肯定利好,但是力度不大,都在预期之内。
意味着,还会继续降息。
可能核心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顺带算是鼓励大家买房。利好的算是存量,只要转了LPR的,多少算是降一点月供,有比没有强。
总的来说,针对上海的政策是没有的。
官方没有,网友就自己写小作文。
给金山写了个小作文,但是没有掀起任何波澜。
还是得夸一句写小作文的人,思路清晰。写金山风险小、还可能让人信,写市区的搞不好就成传谣了。
其实就金山这样的放不放开没啥差别。
上海没有政策,其实是最好的消息。
上海目前本地家庭限购2套、外地家庭5年社保或个税限购1套。
首套3.5成,二套7成。
上海的门槛,就是对所有买房人最好的壁垒。
按照现行的贷款政策,上海买房人的平均负债率也是最低的。
现行的限价政策,让新房房价锁定了很多年,一直在给大家上车的机会。
有没有被误伤的呢,肯定有,7成首付为了房住不炒,但是让真正想置换的人群很难受。
我们讲不会出政策,是限购、限贷取消是不可能。
这两方面是楼市核心。
之前文章提到的上海定向放松的方向仍然不变。
1. 即鼓励生育的放。
2. 利于五大新城建设的放。
3. 合理的改善需求,房住不炒的放。
4. 扩大消费的放。
但是你认真理解就明白我说的,这些的放松不是单纯房地产层面的考量。
就算放也是看情况适时的出,它刺激楼市的作用有限。
退一万步讲,上海来了一区一策,金山、崇明、奉贤放开,和大家关系大伐?
为什么不出政策?
咱们要搞清楚因果。
疫情三年,衰退的是实业经济。
以前遇到的情况是经济给力,偶尔GDP增速差一点了,给房地产加点药,增长率就实现了。
现在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,解题的方向在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。
房住不炒说了这么多年了,如果上海都只想着放松限购、限贷,搞这种头痛医脚的事情,是不是太没有水平了。
大家多关注一下咱们陈老板的动向。
不完全统计,陈老板今年已经见了摩根大通CEO杰米·戴蒙、特斯拉CEO马斯克、莫德纳公司CEO斯特凡·班赛尔,德国默克集团CEO葛丽鹤等。
是金融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领域的顶尖企业。
说到底经济是基础。
经济提振 → 就业回暖 → 预期回升 → 消费给力,楼市才更强。
结语
全国都着急救市的时候,最稳的,不是学渣就是学霸。
我们始终对上海充满信心。
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帮助大家买到更合适的房子。
为每一个客户争取最大的收益。
当下是买房话语权提升的时刻。
我们无数次强调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机会。
希望大家把握住自己的机会。